- 最新消息
(2016/11/28聯合新聞)
政府推動新農業工程,將訂定農業保險專法,擬採免營業稅、營所稅及印花稅,及補助附加費用等誘因,鼓勵保險公司承保、研發新商品,除了分散農業經營風險之外,也有助於保險業開發農業保險市場、拓展新商機。
行政院周四將討論新農業推動方案,這是蔡英文總統「五加二」產業政策之一,推動方案共有三大主軸、十大重點政策,其中最受保險市場關注的是,將仿照美、日及韓等國外作法,推動農業保險專法,以穩定農民收益及政府救助支出。
根據農委會資料,最近廿年平均每年的農業天災損失約一一七億元。政院官員表示,每逢天災,政府提供的現金救助或低利貸款,最多也只能補到災損的二成,未來透過農業保險分散風險,可提高農民保障。
農會委正研擬農業保險法草案,預計年底前呈報行政院,農委會高層表示,希望立法院下會期能完成立法。草案重點包括,對辦理農業保險的保險公司及農漁會,提供誘因,辦理的農業保險可免營業稅、營所稅及印花稅外,政府也會補助附加費用或提供獎勵。
官員表示,農業保險的損失率偏高,保險公司多無意願承保,目前試辦的高接梨保險、芒果保險,承作的富邦、國泰產險,主要也是配合政策,未來有必要提供誘因,讓更多保險公司加入。至於附加費用是保險公司的人事成本等費用,政府提供補助或獎勵,可鼓勵保險公司多研發新商品。
農委會高層表示,有關租稅減免部分,還在與財政部協調中。據了解,財政部還沒有點頭,未來有可能到行政院協調。
官員表示,保險公司加入農業保險市場,除承作農作物、農業設施等保險外,因農民投保率偏低,未來也會有外溢效果,承保農民其他的壽險、產險商品,對保險公司來說,也算是一個可以開發的新市場。
在保費方面,草案暫訂中央主管機關對農民補助五成,地方政府可再補助,若地方補助兩成,總共就七成。目前農業保險只有試辦,訂定專法後,就可擴大辦理,至於投保方式,官員說,會視政策需求,採全部、部分強制投保,或自願投保。
草案也明訂,由中央先出資五十億元成立農業保險基金,負責危險分散機制的建立,並鼓勵企業及個人捐助,對基金捐贈者,可列當年度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