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1.八大稅目 開放緩繳(2020/4/21聯合新聞)
今年報稅季遇到新冠肺炎疫情,許多稅務工作也受影響。
財政部賦稅署表示
為幫助納稅義務人順利完成繳稅工作,財政部以二大措施因應疫情。首先是主動公告延長今年3月至5月期間,八大類稅務原訂申報繳納期限;其次,不論個人或企業,若因金流困境而難以繳稅,稅捐稽徵機關也會從寬受理延期或分期申請。
本次開放緩繳的八大稅目,包括綜合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營業稅、貨物稅、菸酒稅、牌照稅、房屋稅及特種貨物及勞務稅(俗稱奢侈稅)等。
不論是納稅義務人、扣繳義務人,或是營利事業的負責人、會計人員或申報代理人等,如果在報稅期間內必須接受隔離治療、隔離或檢疫,因而無法在法定期間內完成申報及繳納,期限分別可延長半個月至一個月。
如果展延期限屆滿,納稅人或代理人仍在接受隔離治療,申報繳納期限還可再次延長,從隔離治療結束的隔天起算,再延長20天作為繳納期限。
2.小商家50萬元紓困貸款 臺企銀20日開辦(2020/4/20聯合新聞)
政府針對受疫情衝擊的個人店家、小商號等「小規模營業人」,提供新台幣50萬元的紓困貸款專案,臺灣企銀即日起開辦受理,強調從寬、從速、從簡原則,利率最高不超過1%,貸款期限最長1年。
臺灣企銀力拚三個工作日內,將周轉資金快速送到客戶手中,只要「小規模營業人」具有稅籍登記且每月銷售額未達使用統一發票標準,另簡易評分達70分,信保基金即可保證10成擔保,一樣可以順利申請政府的紓困低利貸款。
台企銀表示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影響攤商、店家的生意,卻因為規模小,難以向銀行取得融資,這些急需被照顧的對象,不用準備過多資料,透過該行簡易申貸表格和簡化的核貸流程,只要達到審查標準就核予貸款。
借款人對申請貸款有任何疑難雜症,都可以在臺灣企銀國內125家分行最新成立的「紓困振興專區服務窗口」,由專人提供專業諮詢。該行身為全國唯一中小企業專業銀行,秉持主動關懷的精神,積極協助小規模營業人度過難關。
3.財政部發布受疫情影響延後分期繳稅審核原則(2020/3/31聯合新聞)
彰化縣地方稅局表示
財政部已於109年3月19日發布解釋,對於納稅義務人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施行期間(109年1月15日至110年6月30日),因受疫情影響致無法於規定繳納期間內繳清稅捐者,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稅之案件,不受應納稅額金額多寡限制,延期期限最長1年,分期最長可達3年(36期)。為協助受疫情影響之納稅義務人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稅捐,該部再於本(109)年3月25日發布「稅捐稽徵機關受理納稅義務人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稅捐審核原則」,以加速稅捐稽徵機關審核作業流程。
該局進一步說明
上開審核原則明定適用稅目為房屋稅、地價稅、使用牌照稅、綜合所得稅、房地合一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營業稅、貨物稅、菸酒稅、特種貨物及勞務稅等10大稅目,納稅義務人於紓困特別條例施行期間內,受疫情影響且不能於規定繳納期間內一次繳清稅捐者,應於規定繳納期間內提出申請,稅捐稽徵機關將依審認原則,依納稅義務人申請之延期期限或分期期數核准,延期最長1年(1至12個月),分期最長可達3年(2至36期,每期以1個月計算),延繳期間則免徵滯納金、免加計利息。
該局提醒
申請延期分期繳納,記得在繳納期間(含展延期間)內,向稅捐稽徵機關提出申請,以維護權益。財政部為利納稅義務人申請事宜,已提供申請書格式置於財政部網站「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專區」,民眾可自行下載運用。又使用牌照稅及房屋稅將於4月及5月開徵,民眾倘要進一步瞭解繳稅措施規定及申請流程,該局設有專人諮詢窗口,並建置「防疫安心e稅專區」提供24小時全天候線上服務及相關資訊,民眾可多加利用。
4.提醒您房屋稅將於5月1日開徵,地稅局提供多元繳稅及緩繳措施一同抗疫! (2020/4/13桃園市政府地方稅務局)
桃園市政府地方稅務局表示
今年房屋稅將於109年5月1日開徵,原繳納期限至同年5月31日,因繳納截止日適逢周休例假日順延至6月1日,桃園市房屋稅繳款書將於4月16日委託郵局寄出,請納稅義務人留意信件,並於收到繳款書後注意繳納期限,以免逾期被加徵滯納金。
為方便納稅義務人繳納稅款,亦有多元繳納方式供民眾選擇,可利用現金至便利商店(稅額2萬元以下)、信用卡、晶片金融卡網際網路轉帳、自動櫃員機(ATM)轉帳、活期(儲蓄)存款帳戶轉帳、行動裝置掃描繳款書上QR-Code、下載已開辦繳稅服務行動支付APP,或持自然人憑證等至地方稅網路申報作業網站線上查繳稅、亦或至便利商店的多媒體機(KIOSK)補發繳稅單(非繳款書)等方式繳納房屋稅款。另外已辦理與金融機構或郵政機構約定以存款帳戶轉帳納稅之納稅義務人,於109年6月1日24時前要在帳戶內預留足夠之存款,以備提兌。
該局特別提醒
如納稅務義人受疫情影響,無法於前述規定期間繳清稅捐者,可於該期間內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最長可延期1年或分期3年(36期)繳納,可掃描QR-Code即可至「肺炎疫情稅捐申辦專區」線上申辦,亦有提供疫情之多元服務。
5.納稅人生前未繳納之罰鍰,可就其遺產強制執行(2020/4/15高雄市稅捐稽徵處)
王小姐來電表示,父親生前未繳納的牌照稅罰鍰,怎可在死亡後對他的遺產強制執行,深感不解。
高雄市稅捐稽徵處表示
行政罰鍰是對違反行政法上義務的違規人處罰一定金錢給付的行政處分,具有一身專屬性。也就是說處分還沒作成前,違規人就死亡,受處罰的人已經不存在,所以就免予處罰;但是如果違規人在死亡前罰鍰處分就已作成且具送達效力,基於罰鍰的本質不僅在矯正違規人行為,同時也是在制裁違規人造成國家及社會大眾不利益的影響。因此,依行政執行法第15條規定意旨,未繳納的行政罰鍰在義務人死亡而遺有財產者,可為強制執行。所以,王小姐之父親未繳納的牌照稅罰鍰,在死亡後仍可對他的遺產為強制執行,但執行範圍不能及於王小姐等繼承人之固有財產。
該處進一步說明
行政罰鍰既然可由被繼承人之遺產強制執行,造成繼承人可繼承遺產的限制,因此,繼承人如有不服,可以利害關係人身分提起行政救濟。
6.勞動部公告受理「自營作業者或無一定雇主之勞工生活補貼」,協助勞工渡過生活難關。(2020/4/20勞動部)
勞動部發布
「勞動部對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影響勞工紓困辦法」,並公告受理「自營作業者或無一定雇主之勞工生活補貼」,自營作業者及無一定雇主之勞工可就近向所屬工會提出申請,審核符合資格者,一次發給3個月,將儘速撥入勞工帳戶新臺幣(以下同)3萬元,協助勞工度過難關。
勞動部說明
為降低疫情對於勞工之影響,勞動部在2月份就已經啟動對於受僱勞工、失業勞工、企業跟微型創業者相關穩定勞動關係與促進就業紓困措施。該部在推出第一波紓困措施後,為了照顧自營作業者及無一定雇主之勞工,立即規劃針對自營作業者等弱勢勞工協助措施,本於「紓困如救火」,且經詢問職業工會意見後,了解自營作業者相關收入受衝擊情形不易證明,基於弱勢優先且排富之原則下,該部在最快時間內,規劃以投保薪資24,000元(含)以下及107年度免繳稅之弱勢勞工為補貼對象。
依據勞工保險相關統計,職業工會24,000元級距以下有133萬5千人,其中超過4成(約56萬人)的勞工投保年資在15年以上,甚至23.8%(約32萬人)的勞工投保超過20年,這些勞工都是收入少又工作年資長的弱勢勞工。而職業工會24,000元級距以下人數除了是占職業工會加保總人數的六成五外,本次受疫情影響嚴重批發及零售業、運輸及倉儲業、住宿及餐飲業、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等四業勞工,最高的占七成,最低也有占六成的勞工,希望在政府資源有限情形下,可以照顧到涵蓋面最廣的弱勢勞工。
勞動部具體說明
本次推出的「自營作業者或無一定雇主之勞工生活補貼」,為能達到弱勢排富原則而訂定相關資格,包含:具我國國籍的自營作業者或無一定雇主之勞工由職業工會參加勞工保險,且今(109)年3月31日已參加勞工保險,3月份之月投保薪資為24,000元(含)以下,申請生活補貼時仍為加保中,107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總額未達綜合所得稅課稅標準等,另外,提醒勞工朋友,因政府資源有限,如果已領取其他機關所定性質相同之補助、補貼或津貼者,本次生活補貼無法重複發給。
為便於勞工申請,本次紓困生活補貼於4月20日起至5月22日止有1個月時間,勞工皆可洽所屬職業工會提出申請,勞動部已優化該部網站,勞工朋友如想了解「自營作業者或無一定雇主之勞工生活補貼」相關內容、申請流程及書表,可於本部網站防疫專區中查閱與下載相關文件。同時,為讓勞工更為方便,該部已請勞保局各地辦事處及各職業工會,協助會員進行申請。
7.網路報稅 增添兩便利措施(2020/4/21聯合新聞)
過去很多民眾想嘗試網路報稅,但最後都卡在沒有讀卡機,或沒有自然人憑證等問題上,決定還是跑一趟國稅局報稅才安心。不過今年不一樣了,多了行動裝置生物識別、超商取得查詢碼二種管道,讓民眾可以更便利地完成網路報稅。
南區國稅局表示
想使用今年新增的台灣行動身分識別登入服務(TAIWAN FidO),首先要確認你的手機或平板有裝載生物辨識功能,作業系統建議是Android 7.0、iOS 11.3以上,且手機須先設定好個人指紋或臉部生物特徵。
其實使用TW FidO進行認證,還是要用到讀卡機及自然人憑證,但未來即可一勞永逸,以自然人憑證登入「台灣行動身分識別網站」並完成註冊後,以後登入報稅軟體,只要操作手機上的TW FidO App即可完成身分認證,未來報稅時不用再想辦法找出自然人憑證或讀卡機。
安侯建業家族稅務辦公室會計師指出,其實現在只要有讀卡機,也不一定要透過自然人憑證或TW FidO才能報稅,利用已向衛福部註冊密碼的健保卡,或是經財政部核可的金融憑證等,皆可完成認證、進入報稅系統。許志文指出,如果真的找不到或買不到讀卡機,財政部今年首度與四大超商合作,民眾可用已註冊之健保卡透過超商的多媒體資訊機(KIOSK),例如ibon、FamiPort等,即可取得所得及扣除額資料,接著利用身分證字號、戶口名簿戶號及查詢碼三者,下載當年度所得及扣除額資料,並進行網路申報,同樣只要在家附近即可完成,不必在防疫期間到國稅局人擠人。
8.綜所稅申報 留意四大變革(2020/4/21聯合新聞)
5月綜合所得稅申報將開始,今年申報有四大特別的變革,包括適用範圍最廣的「長照特別扣除額」首次登場;「名模條款」立法通過,及基本生活費滾動調升,不論高收入族群或低收入家庭都有望享受到減稅紅包;同性婚姻去年過關,今年國稅局也將首次受理同性配偶綜所稅合併申報。
四大變革當中,受惠族群最廣的當屬「長照扣除額」,每人每年可定額減除12萬元應稅所得。高雄國稅局指出,長照扣除額共有四類適用對象,其中以家中有聘雇外籍看護工、有家人入住住宿型長照服務機構的情況較為單純,只要檢附去年度有效的聘雇許可函或繳費證明影本即可。
另外二類情況,則是針對巴氏量表評估失能等級為第二至八級的對象,若有確實使用長照服務,檢附繳費收據證明即可;若未使用以上各類服務,而是選擇自行在家照顧長者、失能者,則是需檢附去年度有效的身心障礙證明或手冊影本,或經指定醫療機構評估開立「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
值得注意的是,長照扣除額訂有排富條款,綜所稅適用稅率為20%以上的高所得者、股利採分離課稅的股利大戶,以及海外所得過高,以致於全年基本所得額超過670萬元的三類對象,都不適用長照扣除額的規定。
第二項重點變革是「名模條款」,由名模林若亞提出行政救濟、大法官釋憲而作出修法,以往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只能定額扣除20萬元,但今年起可改採核實列舉,適用於高所得、工作開銷也較高的族群。
勤業眾信稅務部副總經理指出,名模條款可列舉費用包括「職業專用服裝費、進修訓練費及職業工具」等三類,但每個項目最多只能減除薪資收入3%,因此年薪未逾222萬的族群,選擇薪資扣除額(定額減除20萬元)較有利;譬如年薪250萬元的高薪族群,又有合格、金額足夠的三類支出憑證,全數列報扣除22.5萬元,才會比較有利。
第三項變革則是法定不課稅的「基本生活費」提高,王瑞鴻指出,財政部今年已將基本生活費從17.1萬元提高至17.5萬元,以四口之家試算,今年報稅有機會較去年多扣除1.6萬元,原則上申報戶人口越多,越有機會享受到節稅優惠。
最後一項變革則是同性配偶,同婚專法去年正式通過,許多同性伴侶正式結為連理,中區國稅局提醒,在新婚的當年度,二人的綜所稅可以選擇分開或合併申報,若分開申報,個別權利義務跟往年報稅一致;若選擇合併申報,則二人的標準扣除額合併為24萬元,且可以列報扶養對方家庭長輩,節稅更有空間,去年登記的同性婚姻,可以選擇對彼此最有利的報稅方式。